基隆屿又称基隆杙,为日治时期基隆八景之一,称为「杙峰耸翠」,距离基隆只有5公里,与棉花屿,彭佳屿,及花瓶屿并为基隆外海四个火山岛屿。从基隆,邻近的北海岸,东北角海岸线上都可以看到她的面貌;这个长960公尺,宽400公尺,最高处约有海拔182公尺的小岛,尖突的岛屿造型,是基隆外海最显的地标。
基隆屿是一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小岛,本身就是一块岩浆遇海水凝固而成的“火成岩”,在海浪及海风不断的冲刷之下形成了特别的断崖海岸景观,岛屿的四周皆为峭壁,几无平地,并有许多的海蚀洞穴与岩礁,也因此有火山地质公园的美称。
基隆屿其景致也因陆上观赏位置不同而改变,有人说她像是一条鲸鱼,也有人说她像一头犀牛,更因气候变化而展现其多重的美感;天晴晴朗时可见火山岛之气势,晨昏时其隐约外形更显神秘感飘渺;由于受到基隆多雨环境与岩石风化影响,植被方面相当丰富,大多数为榕树,并有野百合、金花石蒜、石板菜、女贞、防葵、万年松、木槿等植物目前基隆市政府逐步复育百合,金花石蒜五、六月份为百合花季;八至九月为金花石蒜花季,每年的这二个季节都吸引不少游客前来,但岛上并无其他大型的野生哺乳动物。
在基隆屿上方还有一座基隆屿灯塔,但其正确名称应为“基隆岛”灯塔,当初是为了弥补野柳灯杆与鼻头角灯塔光程之不足而增设,兴建于西元1980年,塔高12.3公尺,灯高189.3公尺(全台次高),光程13.8浬,为黑白相间垂直条纹,钢筋混凝土建构之八角形塔身,是台湾最早使用太阳能发电的灯塔。
为发展观光,基隆市政府兴建有登山栈道,来回约需一个多小时。